(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记者跟随参观团走进淄博生态环境信息化大厅,实地探访淄博生态环境监管智慧“大脑”。
走进信息化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屏幕。这块大屏幕堪称全市生态环境实时监测的“千里眼”。我市大气、水环境、废水和企业污染物排放动态等情况在这里一览无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废气污染源系统,它接入了1200余处污染源监测站点,企业排放数据都是实时在线的,对于发现的异常问题我们通过值班调度系统实时生成任务工单,并推送至相关区县。”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道。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完善包括环境质量、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和污染物组分站等监测网络建设,织紧织密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为强化大气环境监测,我市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四级”监管体系,一级为国、省、市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二级为镇办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三级为空气质量监测微站;四级是各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点位。在水环境监测方面,我市在主要河流断面、湖泊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点60余处。据介绍,相关数据也接入了智慧“大脑”。
除了固定监测站点外,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还配备了走航监测车、无人机、激光雷达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大气复合污染超级监测站、恶臭电子鼻等“智慧”监测设备,实现了从天到地,从水到气,全方位立体化溯源监控体系。
溯源应用模块,是环保部门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整合了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移动设备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等环境要素信息,通过预警阈值设定及异常数据智能筛选等方式,自动生成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高值信息,实时抓取报警信息,结合会商研判精准预测环境污染风险趋势,分析污染成因,切实解决环境问题。”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了解,我市生态环境部门以智慧环保云平台为基础,构建了生态环境监管“一张图”,利用可视化图表等方式,宏观呈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微观展现污染源排放动态,为环境治理决策指挥提供可视化作战地图,实现了生态环境治理由“目标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
(全媒体记者刘洋)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