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在潮白河两岸、舞彩浅山脚下的几百首顺义民歌,您知道多少首?记者从区文化馆获悉,以“美育助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以顺义本土民歌推广实践为例”为主题的国家级课题,目前已进展过半,进一步助推顺义民歌传承与创新。该课题于去年立项,是顺义区群众文化类科研课题首次在国家级课题研究中立项成功。
47首曲目影像资料上线点击过万
“‘顺义有民歌’系列歌曲展示受到市民青睐。展示活动于今年1月在顺义区文化馆数字平台慕课版块上线,至今已陆续推出47首曲目资料,点击超万次。”课题负责人王炜表示。
(相关资料图)
课题组前往葫芦庄园调研。(资料图)
课题组成员由区文化馆理论研究骨干、区音乐教研员、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大学教授和兄弟馆优秀行业标兵组成。课题组先后开展顺义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量,人音版中小学音乐教材本土民歌占比,民间音乐在顺义的存量,山歌、小调、号子在顺义本土民歌中的占比,花会活动对顺义民歌的影响等调研工作,并完成顺义民歌推广曲目筛选工作。课题组对910首民歌进行了分类整理、深入挖掘,目前正在陆续推广。
为方便市民获取学习资源,课题组在区图书馆数字媒体平台“潮白讲坛·百姓课堂”中开设美育课堂专栏。目前已上线4节课,累计观看超2万人次。该专栏为大家讲述了顺义民歌、北京民歌的特点及发展历程等内容,预计7至8月还将上线4节涉及顺义民歌传承与创新、民歌演唱技巧等内容的课程。
顺义区群众文化类科研课题
首次成国家级课题
王炜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工作17年后,于2013年调入区文化馆工作。“在整理馆内资料时,《北京民歌·顺义卷》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本书记载了30多年前,顺义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各镇(街)采集的本地民歌,但当时未做好歌曲传唱工作。”王炜表示。
2022年6月,区文化馆以推广“顺义民歌”为主题,探索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申报课题“美育助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以顺义本土民歌推广实践为例”立项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课题研究项目。全国共18家单位通过此次课题立项,北京地区以文化馆为申报主体的只有顺义区文化馆一家单位立项通过,也是顺义区群众文化类科研课题首次在国家级课题研究中立项成功。
课题组成员召开例会。(资料图)
目前,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汇报准备阶段,预计今年12月结题。结题后将进一步开展研究成果推广,通过期刊发表成果、会议分享、网络平台、出版图书以及召开研讨会、培训等途径大力推广顺义民歌,将美育助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让更多人了解顺义民歌
课题组开展“美育传承经典 唱响顺义民歌”深度融合交流活动。
课题组与学校教育教研结合,邀请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70余名音乐教师走进区文化馆,开展“美育传承经典 唱响顺义民歌”深度融合交流活动,为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提供支撑。
课题组成员详细介绍了历史、地理、民俗中逐渐形成的顺义特有的文化,让大家深度了解顺义民歌的形成、发展与特点;同时开设“顺义民歌的特点与发展的历程”专题讲座,课题组成员通过边讲边唱的形式,让教师们现场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顺义民歌网络视频展演二维码
课题组将民歌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相结合,面向25个镇(街)开展“顺义民歌”专题培训和交流、“奋进新征程 唱响家乡歌”顺义民歌网络视频展演等活动。课题组通过调研柳庄户村葫芦庄园和红色教育基地,将民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结合,计划推出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广、让更多顺义人了解顺义民歌。